2013年3月22日

林安泰古厝

        林安泰古厝,清乾隆19年(西元1754年)祖籍褔建安的林欽明(林堯公)率家人東渡來臺,其四子林志能(林回公)因善於經商,在艋舺開"榮泰行",在累積財富後,於現今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蓋大厝,大厝正身完工於清乾隆48年至50年(西元1783-1785年)。林回公為紀念家鄉,遂取褔建泉州安溪的"安"和榮泰行的"泰",將宅第定名為"安泰厝",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,是一棟仿明清閩南二進五間四合院古宅。

  民國67年因未被列入古蹟且正好位於敦化南路拓寬用地,遭到拆除的命運,後在專家學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遷建計畫,方得以移至現址而保存下來。當時拆除時,先拆裝飾附屬物,再拆隔間,最後由屋頂向拆,古厝的一磚一石一木,經丈量紀錄、編號、繪製藍圖,作為施工持的依據。 

  仔細閱讀林安泰古厝的歷史,它居然是拆除而後重建,難以想像工程的浩大和精細,感佩這些人的用心與苦心。

  庭園為後來擴建,覺得還滿有味道的!(剛開始不曉得,還以為古蹟保存得很好呢)

 古厝大門




古厝正宅,屋前為月眉池
  門廳



正廳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大房~家族中輩份最高者居住



二房

三房
  四房~右下為小姐尿桶....


 上為東廂房,下為西廂房~為家族晚輩居住

 廚房

 書房


 各式櫃子(右下角為錢櫃)





館中收藏很多文物,在此只列舉一、二

左上為三寸金蓮~3.6英寸(真可怕),右上為繡花鞋
左下為兒童肚兜,右下是針線盒 


左上火爐,右上為五梅壺(裝油燈的油)
左下為蟋蟀筒和唱機,右下是秤與錘

雨前樓、隨月關、映月大池














 醉月居


  上為愛波亭、玉帶橋,下為顧渚茗山



















 下方的樹開滿白色的小花~很美



 參考資料: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