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來我的人生轉變很大,從老二的出生開始!因原本只打算要一個孩子,第二個孩子的驟然降臨,打亂了我所有的人生步調,那時老大已六歲了。結果,養育第二個孩子,沒有想像中輕鬆,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。而弟弟一歲以前,幾乎是掛在我身上,離開我就哭個不停,搞得我心力交瘁。不過弟弟大了之後,活潑、嘴巴又甜的個性(和哥哥不同,哥哥是乖乖牌),卻慢慢滋潤了我的心靈,改變了我。
因弟弟的緣故,認識了嘉惠,一位日本媽媽。小孩年紀相近,我們也談得來,又住附近,於是常常往來。又經由嘉惠的關係,帶小孩一起去上聽故事的課,認識了一些媽媽們,於是豐富了生命,也拓展了視野。 有大約兩年的時間是非常愉快的,帶小孩上課,帶小孩一起出遊。
書是一直有在讀的,但後來陸陸續續接觸了一些改變我或啓發我的書。譬如蔡穎卿,讓我知道為什麽教養總是力不從心,因為出發點不對。坊間的教養書全是講技巧,只有Bubu是懷著一份熱情,照料著她的女兒和家庭、工作。譬如月關,拓展了我的視野。還有一些很優的哲學小說,如天堂遇見的五個人、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等,增加我思想的深度。
後來母親生病了,所以須要回去幫忙照料,之後有二年的時間,我都在母親和自己的家庭兩頭奔波,幾乎搞到我身心俱疲。身體負荷想當然耳,那心為什麼心會疲憊呢?因為與親人的人際關係是最微妙的。如果是朋友話不投機就不往來了,如果是夫妻個性不合也能離婚,可是親人不合能怎麼辦?無怪乎有人說血緣是蠻橫的暴力!
不說誰對誰錯,但是與母親的確是很多觀念想法不同,導致衝突不斷,無法取得共識。剛開始的時候常常吵架,總覺得生氣又委屈,總說母女貼心,所以覺得難過。後來才知,不是我家特立,這樣的情況,外面多的是!後來,只有自已慢慢調整心態(先生勸慰甚多),後來才好些,漸漸地我的一些想法也改變了。
那兩年帶給我的磨難,讓我有了很大的不同。不再汲汲營營他人的眼光,即如親人,只要自己想清楚了,就勇往直前,不必期待他人的認同。不要期待別人能做什麼,只問自己可以做什麼就好了。我想,這就是做自己吧,說來簡單,但需付出相當的勇氣。可是,做自己真的很快樂,順從自己的心,即感到自在。我的快樂也帶給身邊的人快樂,受益最大的該是我的孩子們吧!
總覺得我可以這樣度過考驗而成長,是在那之前認識了一些人,和讀到很多有益的書,就像打地基般,有了基楚。尤其是認識嘉惠,日本人和台灣人真得在很多想法上有很大的不同,讓我知道並非每個人都一樣。我先生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,他是從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事情,讓我冷靜,也試著從其他的角度看事情,受益非淺。(謝謝你們)
所以現在的我,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,之外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了。所以除了關心照料孩子,開始寫部落格、做運動,喜歡做什麼就去做。人生苦短,誰也不知明天會如何,能放下就放下。而就算一輩子衣食無缺,功成名就,人人稱羨,若食之無味,何樂之有?